随着新适应证的获批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平台,他汀是否会被彻底取代,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。
撰文丨凌骏
责编丨汪 航
近日,降血脂领域迎来了历史性时刻,全球相关指南或将随之改写。
7月31日,诺华公司宣布,旗下长效降脂疗法inclisiran的适应证拓展,正式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 FDA )批准,无需联合其他药物,每年注射两针,即可用于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。
过去几十年来,尽管降血脂领域新疗法、新方案进展飞速,但对于高脂血症人群,每日服用传统的他汀类药物, 仍是一线推荐 的必备治疗方案 ,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( ASCVD ) 防治的基石。
上海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桢玥教授对“医学界”表示,“此次新适应证的获批, 意味 在 ASCVD 的 一级预防人群 中, 可以单用 inclisiran ,无需 在他汀基础上联用,或是仅限定在 他汀不耐受 的 人群中单独使用 。这 是一个 非常 大的转变。 ”
“摆脱他汀”?
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,我国的 心血管病人数达到3.3亿,每年约458万人死于心血管病,占全民死因构成的40%以上 。其中,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(ASCVD),包括脑卒中、、心肌梗死等是主要的致死因素。
而ASCVD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,是以胆固醇( LDL-C ) 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 。作为最常见的体检指标之一,研究表明, LDL-C升高会大大增加心梗、脑梗甚至猝死发生的风险。
inclisiran属于小干扰 RNA ( siRNA ) 药物,是小核酸药物的一种,也是迄今为止在ASCVD防治领域中 , 第一个临床可及的长效小核酸疗法。它能在体内精准地实现 “ 基因沉默 ” , 阻断 致病基因翻译合成为蛋白质的过程。
具体到 治疗 高脂血症, 该疗法 能在体内 通过 抑制 相关 基因的蛋白合成和分泌, 促进 LDL-C的 分解代谢,且 由于siRNA药物半衰期较长,作用可持续半年, 因此 实现了 “ 一针管半年 ” 的血脂控制。
2021年12月,美国 FDA 批准inclisiran上市,成为首款siRNA类降胆固醇药物。
2023年8月,inclisiran进一步获我国国家药监局认可,在患者“ 接受过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,血脂水平仍不达标 ”“ 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他汀类药物禁忌证 ”等前提下,用于治疗 成人原发性或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。
而此次正式“摆脱他汀”,获批作为单独用药,陈桢玥告诉“医学界”,这或是基于 V-MONO临床 III 期的试验结果。
2025年5月,发布在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》( JACC )的研究表明,在6个月随访期内, inclisiran单药治疗 组患者 LDL-C 水平的降幅,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和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治疗组, 对比此前 经 他汀类药物治疗 的 患者 , 观察 到的 疗效 结果一致 。
按照 目前各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防治指南,他汀 类药物 仍是 不可替代的 一线推荐药物 。 而 随着 此次新适应证的获批 ,他汀 是否会被彻底取代 , 成为了临床关注的焦点。
他汀是否会退出“历史舞台”?
今年 4月7日,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官网 公示, inclisiran 的新适应证申请已获得受理。虽然暂未披露具体是何种适应证,但业内普遍推测,新适应证同样 和 单药用于ASCVD的一级预防相关。
瑞金医院是 inclisiran 中国单药治疗临床研究—— CHINA-MONO 的研究中心之一,陈桢玥告诉“医学界”,目前该研究已经锁库,预计不久将发布结果。
但陈桢玥指出,需要注意的是, MONO 系列研究,旨在评估 inclisiran 单药治疗的安全性和降低 LDL-C 的疗效,并未纳入心血管获益终点评估。
陈桢玥 解释, LDL-C 是防治ASCVD的首要血脂干预靶标,但有些药物在降低LDL-C水平的同时 , 不能证实可有效降低心血管风险, 就 如烟酸类药物。 “ 而 FDA批准inlisiran单药适应证 , 应该是基于疗效和安全性 数据 上,推断其LDL-C的降幅可能带来相关人群的获益。 ”
“ 而 相比之下,过去几十年里,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,涵盖了所有心血管疾病的一级、二级预防人群,包括急性、慢性冠脉综合征、卒中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等,几乎是全覆盖,同时真实世界的使用经验和随访时间非常长,疗效和安全性证据极其充分。”陈桢玥表示。
陈桢玥 还 推测,美国 FDA 仅凭 LDL-C 降幅就批准了 inclisiran 单药适应证,和患者依从性的考量有关,“越来越多证据表明,依从性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。”
尽管他汀疗效明确,但患者需要每日服药,“ 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发现,患者平均 的 用药依从性不佳, 不少人经常 吃吃停停,没有症状就擅自停药等的情况非常普遍,胆固醇达标率不理想。 ”
“同时,用药不规范还会造成胆固醇水平波动,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,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 发生概率 。”陈桢玥说 ,这些都在一定程度削减了他汀治疗的临床获益。
“而小核酸类药物 一针 注射 ,至少半年内患者无法 ‘ 反悔 ’ ,这解决了临床医生最头疼的依从性问题 , 能改善患者 LDL-C的降幅和达标率 , 还 降低了临床管理成本。 ” 陈桢玥说。
改善生活方式仍至关重要
站在医生的角度,陈桢玥表示, 随着 inclisiran 单药适应证的获批,还能一定程度 解决医生“合理用药”的问题。
尽管尚未在国内获得批准,但临床实践中,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出现“超适应证用药”的情况。 陈桢玥告诉“医学界”,“我们偶尔会遇到患者,出于个人原因,反复强调 不愿每日吃药,如果要每天用他汀,他/她宁愿不治了。”
“这种情况下,医生可能会在充分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和沟通的前提下,以患者为中心制定 治疗方案,但一般会在病历 上写明, 是出于 患者 强烈意愿, 拒绝口服用药 ,要求使用相关药物, 表明 不是违背指南 , 而是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。” 陈桢玥说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 inclisiran 还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,包括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心血管终点研究等。
但即 便最终均得出积极结果,陈桢玥表示,能否彻底取代他汀,还需要结合胆固醇合成代谢的机制、药效学及卫生经济学等因素综合评估,可能会有不同风险人群的优先推荐。
公开资料显示,相比廉价的他汀, 目前inclisiran 在 国内的定价约为9988元,尚未纳入医保,每年患者需自费承担2万元左右的治疗费用。
陈桢玥表示,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,从他汀、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到PCSK9单抗和小核酸类药物,“临床已经不缺干预手段,关键是 在临床 管理策略上 ,未来如何 让患者 更好地遵从医嘱、长期依从,最终实现获益 的 最大化。”
但不管是哪类疗法, 陈桢玥 还 提醒, “ 胆固醇有1/3左右是‘吃进来’的。我经常告诫患者, 无论 是 用 口服药还是注射针剂,生活方式改善是最基础且安全有效又经济的治疗手段,可以帮助胆固醇达标,进而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,减少心梗、脑梗的发生。”
参考文献:
[1]我国每年约458万人死于心血管病!全国政协委员胡盛寿呼吁采取一项重要防控举措!,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09916019996629116&wfr=spider&for=pc
[2]Taub, P, Gutierrez, A, Wewers, D. et al. Safety and Lipid-Lowering Efficacy of Inclisiran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out ASCVD: The VICTORION-Mon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. JACC. 2025 Jul, 86 (3) 196–208.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acc.2025.04.049
来源:医学界
校对:臧恒佳
编辑:莉 莉
值班编辑:徐李燕
*“医学界”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
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